回顾世界工业化先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制造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演绎了不少具有典型发展阶段特征的制造模式,制造模式沿着大规模流水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全球制造的轨迹演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网络化的支撑下突破国界流动,大大地促进了全球制造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作为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时代,日本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制程技术革命,他们在产品设计的同时,进行产品制造流程设计,工艺部门对每道工序进行规范,对每道工序使用的辅助材料和工具进行设计,这就是有名的精细制程的发展,同时掀起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的合理化运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制造了世界的名牌产品的品牌企业,如SONY、松下、佳能等。接着,台湾地区开始注重电子制程品管,一直到以营销服务导向的90年代乃至21世纪,“电子制程质量”仍就是台湾制造业关注的重点。2006年,台湾地区代工业的市场占有率为69%。过去几十年间,台湾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凭借技术快速更新,及上、中、下游产业高度一体化整合,建立独特与差异化的产业影响力。在产品技术周期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台湾企业所擅长的专业制程能力成为竞争重点与发展动力。
所谓电子制程,就是指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元器件、组件到整机的制造过程。任何电子产品均经过技术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三大主要环节,如何将元器件、零件、组件组装成一台结构完整、坚固,外形美观的产品,就是电子制程的工作,其中包括两大生产环境(净化、防静电)及十大技术(焊接、紧固、润滑、粘接、粘贴、测试、测量、光学、SMT、环境模拟)。针对某一电子产品的生产,进行全系列的生产资源调配参考,包括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的软(人员配备、工艺及流程的制定、相关标准的拟订等等)及硬件(厂房配置、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生产资料)等各方面的科学规划。简言之,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优秀的管理团队、专业的物流体系、完备的产品结构给电子制造企业提供完备的生产配套的供应链,就是“电子制程方案”。
专业的电子制程方案解决商是通过对电子制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科学、高效的电子制程方案,针对制程所需的焊接技术、粘接技术、粘贴技术、紧固技术、润滑技术、测试技术、测量技术、ESD技术、净化技术、SMT技术、光学技术、环境技术的十二大的电子制程技术,应用不同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同时并整合电子制造企业所需的制程产品资源,提供电子制程所需的电子工具、化工辅料、仪器仪表、电子设备、静电净化产品和设备,提供“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低消耗”的全套解决方案,为电子制造企业节省在电子制程环节的效率、成本的损耗,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当业界开始提倡“企业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从“垂直分工”走向“垂直整合”和“水平分工”时,我国的电子制程行业就拉开了序幕。在电子产品价格逐年下滑、产品生命周期日趋变短的推动下,电子制造行业将制造业务分工,集中资源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随着全球的制造基地开始向中国转移以及本地制造商的成长,为电子制造和设计服务的电子制程行业势必在中国电子产业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电子制造服务商(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 ,EMS)作为电子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之一,最早是由ABC公司提出的,它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也是对全球高科技产业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其产品已涵盖通信终端、基站、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正是它和其他一些企业提出了电子制造服务。EMS的概念,迎合了当今高科技企业特别是电子制造企业专注于科研、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核心竞争力,而将制造外包的趋势。电子制造行业的特征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因而对电子制造企业缩短产品投放市场时间的市场压力以及对提高资产利用率及掌握整个流程技术的要求。外包是美国人纵向解体的杰作,把非核心的制造业转移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靠近目标市场。如今,国外电子制程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许多大型的电子制造企业与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合作进行电子制程技术的开发,重点在于制造流程的再造、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等,所形成的技术被封闭,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使用。
成本是对电子制造业影响最多的因素,在市场不景气或供过于求的年代,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了控制成本,电子制造业努力寻找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而台湾的电子制程行业正是以低成本的形象迎合了电子制造商的需求,从产品的质量、价格、到供应链完整的服务,都是台湾电子制程行业与电子产品制造商合作日益紧密的原因。全球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大转移,以跨国大公司为载体的资本、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改变中国电子产业、资本、人才、生产格局,促进中国制造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提升和管理水平提高,中国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然而,国内的电子制程技术研发的基本状况不尽如人意,因需要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大部分电子制造企业重视设计,而轻视制程技术。不重视系统性、持续性的制程技术研发,只有极少数企业自主或联合专业机构和院校针对个别产品或课题进行局部的工艺研究,这势必影响到中国电子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工艺解决及工艺过程中所涉及到产品的提供和技术支持,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研发产品不考虑生产工艺或少考虑生产工艺,这是国内研发部门最薄弱的环节。台湾的电子制造业之所以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突出重围,正得益于通过加强产业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能力,对成本进行严格、细致的控制。为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控制已不再单纯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而是贯穿于整个产业流程: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态势以及产品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使用、维修及回收处置。因此涉及到的信息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及维修成本等全局范畴。台湾企业以精细管理、成本控制最为擅长,注重团队精神、实行人本管理,实现完备的产业供应链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竞争力优势。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单纯的生产交易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制造业的需要,完善的制程方案分析、服务,供应链合作才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大多数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品质一流的电子产品是争夺市场份额的有力保证,竞争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产品的延续性是许多电子制造商所看重的,电子制程方案解决商不单满足电子制造企业所注重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价格等一般因素,并且进一步提供包括工艺支持、产品试制、环保符合、诚信服务和在线咨询等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加强与供应链提供商的合作,必然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电子制程集成供应链最大程度为客户带来电子制程环节的效益,包括利润增长和降低营运成本﹐即通过整条供应链外延功能得到提高运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使流程一体化从而达到目的。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开展电子制程技术创新,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